八百长春图

画家:张迺耆(清朝) 八百长春图

尺寸:176×92.5cm

钤印:「乃耆之印」

题款:道光十六年秋九月,作八百长春图于香荃馆,寿民,张乃耆

来源:保利香港

ba bai chang chun tu-1.jpg

画家简介

张迺耆字寿民,号白眉、白门,安徽桐城人,寓居江苏南京。学画期间得到其叔叔著名画家张敔传授,张迺耆少年即从摹古入手。其家又富于收藏,因此张迺耆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古代名家在艺术风格上,对他有一定的熏陶和影响,但他不为家授技法所束缚,独行已志,去追求他认为理想的艺术风格。例如对花鸟画,他取法明代林良,抛弃工笔双勾,纯以水墨绘制,并非常工丽,且格高清新高雅,形象生动非常,可以看出有鲜显写生师法自然的影子。他多用水墨作花鸟,或工或率,运笔苍劲豪纵,设色沉着妍丽,他将中国绘画传统技法和现实写生结合起来,我们可以从本图中几只栩栩如生的喜鹊和松树下盛放的蔷薇中找到答案。张迺耆使这种传统技法有了新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新色,在当时清朝画坛上是对正统的一种挑战,并且他的生活的地方,是“虞山派”和“娄东派”一统天下的地方。他所绘的花鸟画被视为另类,从事花鸟的画家更是凤毛麟角。张迺耆不但能立马横枪,守着花鸟画的阵容,而且在艺术技巧和艺术境界上有着更精深的造诣,把花鸟画推向了新的意境。这种意境的创立,得力于他绘画从工细的小写意入手,但对写意流派的精粹,他也是尽情地吸收,化为己有。在张迺耆的作品里,他能将工写的二种画风提高到另一种高度,即工而不腻,放而神豪,又不失墨法与笔法。喜画巨松,间作兰竹亦有风韵。尝与陈沂等九十余人于南京结“金陵画社”称咏于时。

传世作品有嘉庆二十二年(1817)作《梨花白燕图》,图录于《飞鸿片影》;道光十一年(1831)作《八百长春扇》藏故宫博物院;道光十六年作《八百有零图》图录于《松柏名画集》;《苍松双鹊图》、《海棠画眉图》藏思无垢斋。部分作品入选日本铃木敬编著《中国绘画总合图录》(4)《日本篇Ⅱ寺院·个人》,190页JP-044,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年出版。

Previous
Previous

行书诗 手卷

Next
Next

清供图